|
1.目錄 第一章組合機床及其自動線概述1 1.1數(shù)控技術的發(fā)展與自動化加工裝備的創(chuàng)新1 1.1.1歷史背景1 1.1.2發(fā)展方向1 1.1.3行業(yè)動態(tài)2 1.2“德國工業(yè)4.0”和“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計劃介紹3 1.2.1“德國工業(yè)4.0”計劃3 1.2.2“中國制造2025”規(guī)劃4 1.2.3工業(yè)4.0與數(shù)控機床智能化技術4 1.3機械加工裝備6 1.3.1通用機床6 1.3.2加工中心(MC)8 1.3.3專用機床9 1.3.4組合機床及其自動線9 1.4組合機床的組成及基本配置形式10 1.4.1夾具固定式機床10 1.4.2夾具移動式機床11 1.5組合機床自動線的組成和分類13 1.5.1組合機床自動線的組成13 1.5.2組合機床自動線的分類和布局13 第二章組合機床設計基礎16 2.1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16 2.1.1工藝規(guī)程選擇的因素和依據(jù)16 2.1.2制定工藝規(guī)程程序和方法16 2.2機械加工生產流水線的設計17 2.2.1什么是生產流水線17 2.2.2生產流水線設計程序和方法18 2.3組合機床的工藝范圍及能達到的加工精度19 2.3.1目前組合機床上常用的工藝方法19 2.3.2典型加工工藝方法26 2.4組合機床切削用量的確定及刀具選擇32 2.4.1確定工序間余量32 2.4.2選擇切削用量33 2.4.3確定切削力、切削功率、切削扭矩和刀具耐用度38 2.4.4選擇刀具結構39 2.5組合機床設計步驟40 2.5.1準備工作階段40 2.5.2制訂方案階段40 2.5.3技術設計階段40 2.5.4結構設計階段40 第三章組合機床總體設計41 3.1組合機床方案制訂的關鍵問題41 3.1.1制訂工藝方案時應考慮的一些問題41 3.1.2影響組合機床方案制訂的主要因素47 3.1.3不同方案技術經(jīng)濟分析的一些主要問題48 3.2對組合機床配置形式和結構再探討49 3.2.1單工位機床的特點和適應性以及所能達到的精度49 3.2.2采用多工位機床應考慮的一些問題50 3.2.3中小批生產用組合機床51 3.2.4關于柔性制造技術介紹61 3.3“三圖一卡”的編制67 3.3.1被加工零件工序圖67 3.3.2加工示意圖69 3.3.3機床總聯(lián)系尺寸圖(機床總圖)72 3.3.4生產率計算卡的編制76 3.4組合機床編號和分組介紹78 3.4.1組合(專用)機床及其自動線型號編列78 3.4.2組合機床及其自動線的分組79 3.4.3組合機床及其自動線設計參考資料名錄表80 3.5組合機床通用部件及其選擇81 3.5.1通用部件類型及其標準81 3.5.2常用的通用部件83 3.5.3通用部件選用的依據(jù)和注意點98 3.6專用部件的設計98 3.6.1專用床身(立柱)設計應考慮的一些問題98 3.6.2關于中間底座設計時的注意點99 3.7機床的潤滑、防護和冷卻99 3.7.1機床的潤滑99 3.7.2機床的防護100 3.7.3機床的冷卻100 3.8機床的控制與互鎖101 3.8.1機床的控制101 3.8.2機床的互鎖101 第四章主軸箱設計102 4.1主軸箱概述102 4.1.1主軸箱介紹102 4.1.2標準主軸箱主要零件的介紹和選取103 4.2主軸箱設計111 4.2.1標準(鉆、鏜類)主軸箱設計程序111 4.2.2攻絲主軸箱的設計120 4.2.3主軸箱的潤滑122 4.3專用主軸箱的設計123 4.3.1剛性主軸的設計123 4.3.2剛性鏜削主軸箱的設計129 4.3.3銑削主軸箱的設計132 4.4主軸箱設計軟件平臺137 4.4.1概述137 4.4.2系統(tǒng)的組成138 4.4.3原始數(shù)據(jù)輸入138 4.4.4傳動系統(tǒng)設計140 4.4.5數(shù)據(jù)整理模塊140 4.4.6生成圖形140 第五章刀具和工具及量檢具141 5.1組合機床刀具141 5.1.1組合機床刀具的特點141 5.1.2組合機床常用刀具介紹141 5.2組合機床常用工具172 5.2.1接桿172 5.2.2卡頭177 5.3組合機床及其自動線常用的量檢具178 5.3.1測量工具178 5.3.2樣件和試件179 5.3.3組合機床自動線的檢測裝置180 第六章組合機床夾具設計184 6.1概述184 6.1.1組合機床夾具的組成和分類184 6.1.2組合機床夾具設計的特點和關鍵187 6.1.3組合機床夾具設計程序187 6.1.4組合機床夾具設計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188 6.2常用的定位機構191 6.2.1平面定位支承元件及其布置191 6.2.2輔助支承193 6.2.3圓柱定位元件及其結構194 6.2.4其他定位方法及定位機構198 6.3典型的夾壓機構201 6.3.1對夾壓機構的一些基本要求201 6.3.2典型夾壓機構介紹202 6.4導向裝置介紹和應用215 6.4.1導向裝置概述215 6.4.2第一類導向裝置216 6.4.3第二類導向裝置221 6.5活動鉆模板和托架232 6.5.1概述232 6.5.2活動鉆模板的典型結構233 6.5.3設計活動鉆模板應注意的問題238 6.5.4托架239 6.6攻絲靠模裝置239 6.6.1在組合機床上攻絲的方法239 6.6.2攻絲靠模機構240 6.6.3活動攻絲模板243 第七章組合機床自動線設計概述247 7.1自動線設計程序247 7.1.1準備工作階段247 7.1.2制訂方案階段248 7.2組合機床自動線的總體設計259 7.2.1被加工零件工序圖和加工示意圖繪制的要求259 7.2.2組合機床自動線總聯(lián)系尺寸圖的繪制259 7.2.3組合機床自動線循環(huán)周期表的繪制262 第八章組合機床技術應用設計實例269 8.1高效精密平面銑削技術的推廣和應用269 8.1.1項目的來源269 8.1.2項目的技術要求269 8.1.3方案的制訂270 8.1.4機床初驗收271 8.1.5機床整改意見272 8.1.6機床終驗收272 8.1.7小結272 8.2汽車前軸孔系加工工藝的優(yōu)化272 8.2.1目前前軸切削加工工藝現(xiàn)狀273 8.2.2當前行業(yè)中解決的方法274 8.2.3工藝推廣應用275 8.2.4小結276 8.3發(fā)動機機體汽缸孔精鏜組合機床關鍵技術研發(fā)與應用276 8.3.1項目介紹276 8.3.2小結278 8.4專用閥蓋槽系加工工藝技術方案論證279 8.4.1項目的提出279 8.4.2組合機床方案的制訂280 8.4.3小結280 8.5鐵路機車制動缸體組合機床自動線的開發(fā)282 8.5.1項目介紹282 8.5.2自動線方案介紹282 8.5.3小結286 8.6EA111汽缸體基準銑鉆鉸數(shù)控專機的研制287 8.6.1項目背景287 8.6.2EA111汽缸體加工工藝分析287 8.6.3專機總體設計295 8.6.4工裝夾具設計301 8.6.5專機主要部件設計315 8.6.6專機數(shù)控系統(tǒng)設計326 8.6.7小結332 參考文獻333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