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人文至善,兩岸荼蘼人文學院張娟 何為“人文”,實在是一個太過宏大的命題。浸淫人文多年,欲說出人文所指,卻也會彷徨于無地。《易經(jīng)》中人文是與天文、地理相對的概念,“天道左行,地道右遷,人道尚中”,天、地、人各行其道,但給我啟發(fā)的是,雖然天、地、人三才之道可以會通,但歸根結(jié)底,人們向天道、地道學習,還是為了人道之根本?!断缔o》中曰:“物相雜,故曰文?!比宋木褪菍W習天地之道,法天正己,知常明變,開物成務。所以,人文其實是一門終極的學問,匯融文理,以科學為基石,關(guān)涉靈魂、靈性與愛。
人文是什么?是扎根大地,讓靈魂獲得詩意棲居;是在歷史的回望中尋找當下的承接;是啟迪智慧、追求真理、涵養(yǎng)心性、究天人之根,在平凡的詩意人生中一見如故。杜甫是一介寒士,卻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時,將仁愛之心推廣到素不相識的天下蒼生。蘇軾一生屢經(jīng)磨難,三度流放,最遠到達荒涼的海南,但他“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風雨人生中,依舊從容不迫。德國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在《遠景》中描述:“當人的棲居生活通向遠方,在那里,在那遙遠的地方,葡萄閃閃發(fā)光。那也是夏日空曠的田野,森林顯現(xiàn),帶著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滿著時光的形象,自然棲留,而時光飛速滑行。這一切都來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類,如同樹旁花朵錦繡。”工業(yè)文明將人日益異化,而人文情懷,會在紅塵萬丈、人聲鼎沸中帶我們找到回家的路。
完全沉迷于功利和器物的生活,就是物化的存在和機械生活整體的碎片,用清代學者王夫之的話來說,就是終日勞碌,“數(shù)米計薪,日以挫其志氣,仰視天而不知其高,俯視地而不知其厚,雖覺如夢,雖視如盲,雖勤動其四體而心不靈”。生命沒有點化,就是一種干枯,靈魂走得太遠,肉身就會沉重。林語堂年輕時候帶著妻子廖翠鳳顛沛流離,貧寒無棲身之所,但只要“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他們就不亦快哉。想到明朝歸有光,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自有一種與天地同在的豁達與灑脫?! ∪宋氖鞘裁??是理工科的科學主義無法企及的靈性世界。江蘇衛(wèi)視熱播的“最強大腦”節(jié)目中,號稱“鬼才之眼”的北京選手震驚四座,他從520杯水中辨識出評審挑選的水,更精細到說出“水的角度旋轉(zhuǎn)了15度,中間經(jīng)過了兩三個人的手”。這種才能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理工科把握世界的方式。選手是一位畫家,他在看水的時候,調(diào)動的是想象力和記憶力這種更接近于感性的人文學科的能力。據(jù)說他看水的第一眼,給他的整體感覺就像一個星座,中心點的時候看到一張形象化的臉,每一次閉眼都是再做一次記憶的整理。現(xiàn)場找那杯水,就像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你愛的人一樣,一眼就能看到,就像波特萊爾筆下法國式的驚鴻一瞥與眾里尋她。這種能力貌似玄妙,人文學科卻能借助詩歌與哲學以另一種方式輕易登頂?! ⑿髟凇稅鄣乃槠械捏@鴻一瞥》中說,正義、死亡、自由、平等、愛,這些概念不過是非常零碎的私人生活實踐。貌似宏大的歷史其實每天都發(fā)生在我們瑣碎的日常生活中?;钤谶@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茖W主義的理工科教育我們用邏輯思維的方式窮盡這個世界的奧秘,但是這個世界有一些神秘、感性和日常是無法用理性和邏輯概括的。王安憶在《小說家的十三堂課》中講到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講到作家的處女作中有一種純粹的感性,也許會膚淺、不夠廣闊完整,但卻是完全個人的、感性的、微妙的、珍貴的體驗。人文學院的意義就在于,它觸及的是理工科無法企及的人類靈魂本身,而這一靈魂是深刻的、博大的,又是感性的、模糊的,是科學家難以用公式和運算表現(xiàn)的,卻是詩和哲學可以觸及的。
人文是什么?是一門導向愛與幸福的學問。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理查德·羅蒂在知識價值方面認為,任何種類的知識在價值上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地位的高低,知識必將向綜合性、整體性和多元性的方向發(fā)展。他主張我們要追求的不僅僅是“真理”,知識的價值應該主要體現(xiàn)在能夠給人類帶來自由和幸福,而不是追求懸掛在人世之上的客觀性真理和功利主義的工具性能力。真正的知識價值在于能夠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只發(fā)展人的工具屬性是無法使人獲得幸福的,只有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才能使人真正地成為“人”,從而獲得幸福的生活。而這種追尋幸福的能力更多來自于人文學科。
2014年有部熱播大片《星際穿越》,具有科學主義的基調(diào),但電影在物理知識演繹的基礎之下,最動人的卻是人性之美。技術(shù)是真理顯現(xiàn)自身的方式,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現(xiàn)象,古代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最重要的區(qū)別就是技術(shù)。但是技術(shù)帶來的惡性后果和生態(tài)的代價也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現(xiàn)代科學主義的幻想就是閉著眼睛一路狂奔,對速度的迷戀讓我們無暇顧及未來是否一片虛無。《星際穿越》講述的不僅是一個科學幻想的故事,更是一個“心際穿越”的故事,“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敝Z蘭引用了托馬斯的這首詩,體現(xiàn)了向死而生的哲學信仰。當科學出現(xiàn)困境的時候,卻是愛拯救了科學,庫柏離開孩子前往天空是為了愛,布蘭德在新的星球上安營開荒是為了愛,庫柏與女兒在過去的空間維度相遇也是愛的牽引。正如布蘭德在片中的獨白,雖然愛引領她漫游宇宙,但是,Love
is not something we invented.
愛,并不是我們發(fā)明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它經(jīng)常是被遮蔽的。人文精神,讓我們把這個字擦亮,重新領悟本真的意義。東大人文,至善中文。“至善”,即“最崇高的善”,西漢戴圣在《禮記·大學》中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敝祆浼⒅性唬骸把悦髅鞯拢H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敝熳訉⑵浞Q為《大學》的綱領,就是《大學》總體精神的把握。至善之境,天命之性,參透萬物本真,在俗世構(gòu)建心靈之桃源,入塵世擔當義理之重任。愿諸位步入人文,就如同行舟水上,風生水起,以兩手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將水深海闊,緩緩推開,看兩岸荼蘼,在這路途中次第盛開。 目錄 成長紀七里香 / 3 所有的堅韌都是柔軟結(jié)成的繭 / 5 成長的距離 / 7 蝴蝶風暴 / 9 兼愛深閨與江湖 / 11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 13 遙望冬天的一棵樹 / 15 當年燕子知何處 / 17 哪怕擦肩而過 / 19 小碎片 / 21 偷 / 23 寫給你的信 / 25 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你在哪里? / 28 后會無期 / 30 行走紀山川情書 / 37 二月花開 / 40 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 / 43西湖行紀 / 47 戀上一座城 / 49 金陵與廬州 / 51 煙火 / 53 此生為異客 / 57 所謂故鄉(xiāng) / 59 走不出的故鄉(xiāng) / 61 家鄉(xiāng)的面 / 64 閱讀紀我讀《挪威的森林》 / 69 《異度空間》影評 / 73 窺影 / 75 《列子·天瑞篇》的隨興遐想 / 79 山丘 / 83 青春不朽 / 84 迷魂記 / 86 宿命 / 89 愛情的討論會 / 92 傾城·傾卿 / 94 冷柔 / 98 無愛,之愛 / 100 如何得與涼風約,不與塵沙一并來? / 102 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有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 / 104 范柳原回憶錄 / 106 只此一次 / 110 夢想紀我只有一壺酒 / 117 詩酒趁年華 / 118 光盲 / 120 我還沒想好,但我不難過 / 122 此生生生夢 / 124 夢 / 126 反噬 / 129 下午霽,夜復雨 / 132 臆想or夢想? / 134 只是愛吟唱 / 136 溫度 / 138 夢里走了許多路 / 140 我被夢想撞了腰 / 142 假如大學欺騙了你 / 144 我的中國夢 / 147 夢醒了·忘了 / 149 我是一枚圓點 / 153 千里快哉風 / 155 夢想著平凡的每一天 / 157 魚 / 159 離別紀遲鈍的味蕾 / 163 故鄉(xiāng)的味道 / 165 家鄉(xiāng)的味道記憶 / 167 知味 / 170 故鄉(xiāng) / 172 墳墓 / 175不如歸去 / 178 故鄉(xiāng) / 181 若擇一城終老 / 184 故鄉(xiāng)的白楊小道 / 186 懷 / 188 不知故鄉(xiāng)在何方 / 189 我是故鄉(xiāng)的一棵樹 / 192 沒有離開故鄉(xiāng)的人 / 198 故鄉(xiāng) / 201 親愛的爺爺 / 203 是夜?是黎明 / 205 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寫作 / 206 八珍·粽子 / 208 八珍·蜜餞 / 211 后記心懷謙卑目光堅定 /213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