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內 容 提 要 本書系統(tǒng)論述了對稱可展結構的形態(tài)、展開過程與應用。具體內容包括:基于能量原理和群集理論,得到了對稱動不定體系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提出了對稱體系可動的充分條件,建立了結構可動性的判別準則;研究了多因素對結構形態(tài)的影響,歸納了機構位移、自應力模態(tài)在多因素影響下的對稱性及其規(guī)律;建立了求解整體自應力模態(tài)的對稱法,并引入蟻群算法,分別提出了靜不定結構初始預應力優(yōu)化方法、新型靜不定動不定結構的找形與優(yōu)化方法;建立了對稱群數據庫,開發(fā)了群集理論工具箱;完善了非線性預測-修正算法,跟蹤分析了復雜過約束體系的展開過程;分別給出了用于求解運動奇異點的自適應步長法和對稱平衡荷載法;給出了規(guī)避運動奇異的有效方法,提出并制作了多桿同步連接節(jié)點;設計并制作了多種新型對稱可展機構單元,并探討了新機構單元的潛在應用前景及實現(xiàn)方式。 本書可供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力學等專業(yè)的教師和在讀學生(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提高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之用。 目 錄 1緒論/ 1 1.1可展結構的發(fā)展簡史/ 1 1.2對稱可展結構的特征和分類/ 5 1.2.1剪式鉸結構/ 5 1.2.2可開合屋蓋結構/ 6 1.2.3剛性折紙結構/ 8 1.2.4閉合環(huán)形過約束體系/ 8 1.2.5可展索桿體系/ 9 1.2.6攀達穹頂/ 11 1.2.7其他對稱可展結構/ 11 1.3基于群集理論的對稱學方法/ 11 1.4可展結構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1.4.1可展結構形態(tài)研究現(xiàn)狀/ 13 1.4.2可展結構展開過程研究現(xiàn)狀/ 14 1.4.3可展結構應用研究現(xiàn)狀/ 15 1.5需要進一步研究完善的問題/ 17 1.6本書主要研究工作/ 18 1.6.1研究動機與出發(fā)點/ 18 1.6.2主要研究內容/ 18 2動不定體系平衡態(tài)的穩(wěn)定性研究/ 21 2.1結構穩(wěn)定性的基本描述/ 23 2.2乘積力準則的適用性/ 24 2.2.1乘積力準則/ 24 2.2.2穩(wěn)定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25 2.2.3適用范圍/ 26 2.3切線剛度矩陣正定性分析/ 28 2.3.1矩陣的特征值分解/ 28 2.3.2群集理論及其矩陣表示/ 28 2.3.3對稱型剛度矩陣/ 30 2.4動不定體系穩(wěn)定性分析算例/ 31 2.4.1C2v對稱索桿體系/ 31 2.4.2C2v對稱自平衡桿系/ 33 2.4.3C6v對稱索網結構/ 34 2.4.4C12v對稱Levy索穹頂/ 36 2.4.5Ih對稱桿系/ 38 2.5對稱型動不定體系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 40 2.5.1必要性證明/ 40 2.5.2算例驗證/ 43 2.6本章小結/ 45 3對稱體系可動性的統(tǒng)一判別準則/ 47 3.1對稱體系可動性條件/ 48 3.2相對自由度的對稱屬性約簡/ 48 3.2.1桿系結構/ 48 3.2.2過約束體系/ 50 3.3機構位移模態(tài)與自應力模態(tài)的對稱性/ 51 3.3.1不含有相同階對稱性/ 51 3.3.2含有相同階對稱性/ 52 3.4位移協(xié)調矩陣/ 54 3.4.1桿單元/ 54 3.4.2滑移副單元/ 54 3.4.3角度約束單元/ 55 3.4.4常規(guī)連桿單元/ 56 3.4.5廣義的兩端銷接單元/ 58 3.5對稱體系可動性判定分析/ 59 3.5.1基本判別流程/ 59 3.5.2自平衡桿系/ 60 3.5.3C2nv對稱桿系結構/ 62 3.5.4斜放四角錐對稱桿系/ 64 3.5.5Oh對稱過約束體系/ 65 3.5.6閉合過約束體系/ 69 3.6本章小結/ 75 4多種因素對結構形態(tài)的影響/ 76 4.1節(jié)點坐標的影響/ 76 4.1.1相同對稱屬性下的節(jié)點坐標變化/ 77 4.1.2節(jié)點幾何位置偏差/ 81 4.2荷載作用的影響/ 83 4.2.1基本思路/ 83 4.2.2荷載作用下三維對稱桿系可動性分析/ 84 4.2.3荷載作用下二維高對稱開合結構可動性分析/ 87 4.3幾何拓撲方式的影響/ 90 4.3.1基本思路/ 90 4.3.2二維對稱桿系撤除桿件后的可動性分析/ 91 4.3.3凱威特型對稱桿系撤除桿件后的可動性分析/ 93 4.4邊界約束情況的影響/ 96 4.4.1對稱桿系釋放自由度分析/ 97 4.4.2高對稱桿系約束自由度分析/ 99 4.5本章小結/ 100 5結構形態(tài)問題的優(yōu)化研究/ 102 5.1前言/ 102 5.2結構整體自應力模態(tài)的求解/ 102 5.2.1基本概念/ 103 5.2.2由全對稱子空間求解整體自應力模態(tài)/ 105 5.2.3算例分析/ 106 5.2.4可行性與計算效率/ 112 5.3基于蟻群算法的結構穩(wěn)定性判別及初始預應力優(yōu)化/ 113 5.3.1數學模型/ 113 5.3.2蟻群算法簡介/ 116 5.3.3優(yōu)化方法的關鍵與執(zhí)行流程/ 118 5.3.4算例分析/ 120 5.3.5算例小結/ 124 5.4基于蟻群算法的結構找形分析與優(yōu)化/ 125 5.4.1數學模型/ 125 5.4.2算法的關鍵技術/ 126 5.4.3算例分析/ 128 5.4.4算例小結/ 133 5.5本章小結/ 134 6廣義逆的高效求解與對稱屬性的自動識別/ 136 6.1MoorePenrose廣義逆/ 137 6.1.1廣義逆的定義/ 137 6.1.2廣義逆的基本性質/ 137 6.1.3廣義逆在可展結構中的應用/ 138 6.2廣義逆求解方法/ 141 6.2.1高斯消去法/ 141 6.2.2Cholesky分解法/ 141 6.2.3奇異值分解法/ 142 6.2.4列主元QR分解法/ 143 6.2.5計算精度與效率比較/ 143 6.3對稱法求解矩陣的廣義逆/ 146 6.3.1對稱坐標系的建立/ 146 6.3.2分塊矩陣的獨立求解/ 147 6.3.3執(zhí)行步驟與流程/ 148 6.4結構對稱屬性的自動識別/ 149 6.4.1現(xiàn)有對稱識別技術/ 150 6.4.2對稱操作與對稱群/ 151 6.4.3自動識別算法流程/ 154 6.4.4算例分析/ 156 6.5對稱體系相關矩陣的廣義逆求解/ 158 6.5.1D3對稱張拉整體結構/ 158 6.5.2Cnv對稱弦支穹頂/ 160 6.5.3Cnv對稱桿系結構/ 162 6.6本章小結/ 164 7對稱可展結構展開過程分析/ 166 7.1非線性預測修正算法/ 167 7.2位移協(xié)調路徑跟蹤分析中的關鍵技術/ 168 7.2.1控制步長/ 168 7.2.2運動方向/ 168 7.2.3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法/ 169 7.2.4節(jié)點坐標及其局部坐標系的更新/ 169 7.2.5展開過程中非相鄰構件間的最小距離/ 169 7.3剛性折紙型可展結構的折疊行為研究/ 172 7.3.1四折型基本單元/ 173 7.3.2二維折疊體系/ 175 7.3.3三維柱狀結構/ 177 7.3.4徑向可展屋面/ 178 7.4基于剪式單元的對稱過約束體系展開過程分析/ 183 7.4.1剪式單元基本類型/ 183 7.4.2C2v對稱平動剪式鉸結構/ 184 7.4.3基于極線剪式單元的Cv對稱可展圓弧拱結構/ 186 7.4.4對稱可開合屋蓋結構/ 188 7.5多面體對稱型過約束體系展開過程分析/ 193 7.5.1Hoberman可變球結構/ 194 7.5.2半球面屋蓋結構/ 196 7.6本章小結/ 199 8可展結構奇異性與運動分岔/ 200 8.1運動奇異點的判別與精確求解/ 200 8.1.1自適應步長法/ 201 8.1.2對稱平衡荷載法/ 202 8.1.3兩種方法的分析與比較/ 203 8.2分岔路徑的跟蹤/ 206 8.2.1奇異構形的機構位移模態(tài)及其對稱性/ 206 8.2.2對稱群及其子對稱群/ 207 8.2.3正十二面體對稱過約束體系的分岔構形/ 208 8.3對稱桿系機構的運動分岔研究/ 210 8.3.1四連桿機構/ 210 8.3.2C3v對稱桿系/ 211 8.3.3C6v對稱桿系/ 213 8.4高對稱過約束體系的運動分岔研究/ 217 8.4.1C8v對稱可開合屋蓋/ 217 8.4.2正四面體對稱可展體系/ 221 8.5本章小結/ 223 9運動奇異的規(guī)避與同步節(jié)點設計/ 224 9.1共節(jié)點單元的運動奇異/ 224 9.2規(guī)避奇異的方法/ 226 9.2.1合理規(guī)劃路徑/ 226 9.2.2額外添加約束/ 228 9.3多桿同步連接節(jié)點的應用/ 231 9.3.1可行解的分布/ 231 9.3.2C4v對稱可展結構的驗證/ 232 9.3.3大型對稱可展結構的組裝/ 233 9.4本章小結/ 235 10高對稱可展機構單元設計/ 237 10.1閉合環(huán)形對稱可展機構單元/ 237 10.1.1幾何構形/ 237 10.1.2機構運動特性/ 238 10.2棱柱型對稱可展機構單元/ 242 10.2.1幾何構形/ 242 10.2.2機構運動特性/ 243 10.3高階對稱可展機構單元/ 245 10.3.1幾何構成特點/ 245 10.3.2正四面體對稱可展機構單元/ 245 10.3.3正六面體對稱可展機構單元/ 247 10.3.4正十二面體對稱可展機構單元/ 249 10.4本章小結/ 251 11結論與展望/ 252 11.1主要結論/ 252 11.2研究展望/ 257 參考文獻/ 258 |